考研阅读参考(英语考研阅读参考)




考研阅读真题,英语考研阅读真题

阅读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难解的字句,并非表面意思那么简单,而是另有深意。在阅读中经常体会这种言外之意,会获得很丰富的感受。

一个人只要不是文盲,就能阅读一些作品。可以读广告、路标、报纸新闻等,就像一个人若没有口舌缺陷或障碍就可以同别人交谈一样。但有人说话得体,有人说话就不行;有人听别人说话能听出弦外之音,有人就没这个能力;有人阅读能看到字面以外的意思,有人就只能看懂字面意思。为什么会有阅读的层次存在?

阅读的层次并不是人为划分的,而是人们在阅读经验的积累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有阅读经验的人会看懂一些深奥的文章,没有什么阅读经验的人只能看懂一些小文章,而不会看懂深奥的文章。即便是看同一篇文章,有阅读经验的人也能看懂作者的心思,看出一些字句背后隐藏的意义,而没有什么阅读经验的人只会理解字面意思,只会停留在表面,却并不会深入。人们往往过于自信,以为看过的文章就一定会记得。其实,过一段时间,人们就忘记了。甚至当他们看到以前读过的文章的时候竟然大为惊诧,好像比较陌生,根本没有读过。不管是有阅读经验的人还是没有阅读经验的人,都读以前读过的文章,一定会读出令他们大为惊诧的东西。

阅读必须是连贯的过程,也是寻找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过程。断章取义只能造成误解和不解,即便结合上下文做出推论,也不一定能够做出正确的解释。于是,根据外国的误读理论,所有的阅读都是一种误读,而不是正解。就好像两个人交流,只是流于表面,却并不能深入内心,也不能达到完全理解对方的地步。读文章就是读作者的思路,读文字内在的含义,而不是停留在表面。当然,只是为了消遣而阅读,就会流于形式,只能看一些通俗易懂的文字,没什么深意,也没有重读的必要。

陶渊明写“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体会到的田园生活的乐趣,却并非文字能够表达,就像是禅宗说的“言语道断”一样,不说的才是真谛,文字指引的境地才是好的境地,而不是文字本身。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场合说,会有不同的意义,在不同人嘴里说出来,会有不同的意义,用不同的语气说,也会具备不同的意义。于是,分析一句话必须要还原到人物身份、时代背景、环境、情节等因素中,力求还原真实的人物心态,才能懂一些文字背后的意义。有的语言是反语,表达难以言说的反感,还有的是“春秋曲笔”,照样委婉曲折,需要读者品味文字背后的深意。

读书贵在揣摩,揣摩文字背后的意义,而不能只看文字表面,更不能只看作者的名气和绚丽的辞藻,应该透过文字看到超越文字的意义。虽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达到读书的高级境界,但人们会在阅读中积累经验,慢慢对文字比较敏感,甚至不经意间就能获得文字指向的意义,而不是非得死磕每一个字句。当然,“不动笔墨不读书”,需要写一些心得体会,写一些自认为有所悟的东西。古人讲,“读书贵疑”,要在当疑处存疑,而不能随便乱怀疑。读书根底尚浅的人容易被误导,要随便怀疑,却没什么来由,竟然闹出了笑话,而读书经验很多的人会在该怀疑的地方怀疑,还能写出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算作一种研究吧。伟人读书喜欢做批注,读完一本书,书上批注密密麻麻,别人看不懂,他自己看得懂。一本书已经完全变成他自己的东西,忘不掉了。曾国藩每天读书,每天写日记,终于成为学问大家。古代读书多的博学硕儒们没有不写诗文的,也没有不凭借自己的感触做一番研究的。

读书在怀疑中获得言外之意。除了理解字面意思,就要根据当时的语境理解字句的意思,还要理解字句体现的作者感情。似乎多层次的理解可以让人获得更丰富的阅读体验,也能获得超越文字的指向意义。毕竟文字只是工具,并非指向意义本身。就像鲁迅小说《祝福》里面的祥林嫂,见人就要说说他儿子阿毛被狼叼走的事情。开头的叙述是:“唉,我真傻。”其实,只是一个叙述的开头,引起悬念,并非真的傻。当人们都听过她的叙述之后,就不会抱以同情了,也不会陪着掉眼泪了,而是会奚落她,嘲讽她,让她无地自容。当一个人说“我真想自杀。”的时候,人们会为他担心,其实他根本不想自杀,真想自杀的人从来不说,而是直接去做。当然,人们也可能做出误判,一个人暗示他要自杀,把自己珍贵的东西都送人了,就有点与世长辞的意思,这个时候,即便他没有说要自杀,亲朋好友也要多关注他,以免发生意外。

读书也是如此,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字面意思不一定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尤其是在一些文网日密的朝代,作家们不敢直接说话,就要绕着弯子说,或者正话反说,反话正说,甚至只是有限度地说,又用有限的文字指向无限的意义。读者就要深切体会当时作者的心态,查阅资料,还原当时的历史情境,反复阅读,甚至要背诵一些作品,也就能读出文字背后隐藏的言外之意了。

考研阅读参考(英语考研阅读参考)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