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业大学研究生(河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河南工业大学研究生,河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党的二十大强调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急迫性,而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引领,打造并筑牢乡村振兴的“文化粮仓”既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哺育和支撑,也是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的路径和抓手。如何在城镇化、现代化的冲击下传承优秀的乡村文化,使其发扬光大,是长期以来的一大难题。为进一步调查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状,筑牢“文化粮仓”载体,为乡村文化振兴的深入贯彻实施助力,河南工业大学同心振乡实践团队成员前往河南省长葛市佛耳湖镇九牛站社区进行调研。

深入基层,探寻乡村文化的过往与当下

在团队成员与村支部书记的访谈中得知,上世纪村里流行杂技表演,村民还自发组成了杂技团,当时一度非常有名。但后来因为县城穷,村里更没钱,人员基本的吃住问题都无法解决,杂技团一度搁置。但如今,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文化活动有了资金支撑,慢慢多了起来。春节时村委会在文化广场上举办晚会,村民自己表演节目,有舞狮、玩花船,还有唱戏的。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村委会也会组织看望村里的老年人。


图为团队成员在九牛站社区活动室

走进展馆,了解“文化粮仓”的建设现状

所谓“文化粮仓”是基层文化活动的依托与载体,包括农家书屋、图书馆、歌剧院、音乐厅、戏剧院等场所,是村民学文化、学科技、学习党方针政策的场所,也是传承乡村文化的主阵地。

团队成员在走访中了解到,近年来政府对乡村文化振兴十分重视,相关政策服务不断完善,投入了更多的财政资金支持建设惠民基础设施和丰富的文化活动。在村民的带领下团队对村子的实体“文化粮仓”进行了参观,农村书屋、文化剧场、村史馆等一应俱全且全部投入日常使用。据村民反映,这些设施的存在提高了他们参与建设乡村文化的积极性,不仅丰富了村民们的文化生活,也对下一代的文化教育产生了良好影响,对于提升村民文化自信有着积极影响。

在展馆中我们看到了众多的老物件和农耕器具,生动展现了乡村农耕文化的丰富内涵。煤油灯、旧唱片机、瓦罐等已经在当下几近消失的旧物被有意收集在此,目的就是向新时代的年轻人展现广大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如何拥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的。经济建设固然重要,文化历史也同样是财富。


图为村史馆中的老物件

在乡村文化建设中还有那么一批人一直发挥着带头示范作用,配合政府工作并且积极引导村民共同建设美丽家园——乡贤。九牛站社区的发展离不开众多父老乡亲的大力支持,有的出资,有的出力,在事业上取得成就也不忘建设家乡。这一面乡贤文化墙上既有优秀基层干部,也有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他们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不但“有德”,而且“有为”,为乡村的和谐稳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乡贤文化是一个带有地域性的精神文化标记,是连接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也是弘扬乡村文化传统的精神动力。通过弘扬乡贤文化,壮大乡贤群体、增强乡贤力量,让越来越多的新时代乡贤参与到乡村的建设与发展中来,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图为村史馆的乡贤文化墙

河南工业大学研究生(河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