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考研可以考清华北大吗(二本考研可以考清华北大吗女生)




二本考研可以考清华北大吗,二本考研可以考清华北大吗女生

几年前,一篇名为”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文章爆红网络,时至今日在广大受教育群体中仍有强烈反响。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教育分层正愈演愈烈,作为中国教育的金字塔尖,清华、北大格外鲜明地体现了这种现象。

近30年间,清北生源比例急剧变化,农村学生占比一路跌破过10%,这意味着10个同学站在一起只有1个来自小村镇,这个比例触目惊心,让人不禁设想如果有一天这个数字被压缩到0,小县城再考不出清北生,后果会怎样?为了找到答案,今天我们就通过观察中国高等教育现状和历史教育分配规律来预测依当前趋势发展下去,中国教育会走向何方,会给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清华北大,留给寒门子弟的只剩一条门缝作为中国顶级学府,清北是学子们奠定高起点、成就命运的黄金通道,每年都被千万青少年仰望。然而,这条路正悄无声息地对寒门子弟关闭大门,留给底层人的只剩一条门缝了。自改革开放开始,清华和北大作为理工科和文科院校代表表现出了不同又趋同的态势。据统计,1978年到1998年的20年间,北大的农村生源一直维持在20-40%之间,但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迅速下降,在2000-2010年间一度降到了10%以下。清华比北大情况好一些,但农村生源占比在2010年前后也降到了17%。

这个问题引起了国家重视,为增加清北的农村和贫困家庭学生招录政府推动了自主自强计划,这个计划起到了一定作用。2020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清华九字班和零字班分别招录3800人,农村和贫困家庭生源占到19.5%和20.2%。2021年这一数字又有所增长,清华当年录取3800名新生,内地学生3500名,其中农村及专项计划录取人数占比达到了21%。北大当年录取4402人,本部录取3003人,其中农村户籍学生442人,占比15.1%,这个比例是近些年北大亮出的农村生源最高记录。

调查数据呈现出两个特性:清北两所院校农村学生比例存在差距,这是两所院校属性决定的。理工科偏向于考验学生天赋和努力,文科除了这些还需要适宜的环境和训练,也就是更大的社会认识面和更多的钱,这种客观上的竞争不平等导致偏重文科的北大农村子弟入学率比偏重理科的清华更低。两所顶级学府农村学生比例都萎缩了,且现存比例仍不高。这是特例还是广泛现象?需要翻开全国高等院校数据看一看。

全国高校录取情况:整体乐观,但层级越来越明显全国各省市生源和高校分布情况不一,总的来看,一般院校的整体招生情况要比清北乐观一些,但不协调的比例里依然藏着巨大的隐忧。河北一项调查显示,2002年之后的5年间,省内专科学生中农村生源的比例从39%提高到了62%,军事、师范等提前录取院校农村学生比例从33%上升到了57%。但211,985这样的重点高校里,小城镇和失业家庭子女的比例则只有公职人员、老师、医生、企业家子女的1/17。厦门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当地34所大学中,工人家庭子女的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入学比例在5年间分别下降了7.9%和5.6%。

2020年的全国调查数据显示,一流大学的农村生源整体比例在30%,其他70%的学生来自小康以上家庭。而职校情况正相反,生源的70%是农村子弟,30%来自城镇,两者比例完全镜像了。这种整体镜像和局部比例变化呈现出一种油水实验特性——下层留在中下层,中上层仍在中上层浮游,上下层都存在少量溢出。这意味着整个教育领域形成了无形的层级和断带,未来竖向流动会不会停滞非常让人担忧。

中国教育系统如同一个巨大的孵化箱,每年千万青少年入箱,千万有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出箱,分散到各个行业和产业,支撑着全世界最快速、规模最宏大的集体工业化和中国的富强与社会稳定。但40年间这套系统并没有进行过彻底检修,一直靠修修补补、贴进贴出维持运行,近些年明显走向极化、分层,出身越低的学生上的学校越普通甚至越差,突破教育壁垒越来越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这要从内外因两方面来看。

寒门教育为何陷入困境新中国前三十年,中国学校里80%-90%的学生都来自农村家庭,如今那种场面已经一去不返。这不仅是中国大规模城市化带来的人口流动导致的,也因为乡镇被规模日渐壮大的城市远远甩在了身后,寒门教育的困境说到底就是中国社会发展失衡的缩影。

从社会环境来看乡镇县城人口严重流失,留守的家庭资源越来越弱。建国初期中国以农业立国,工商业体量微小,农业人口庞大,城市人口占比很低。改革开放后城市开始扩张,近些年大规模城市化更加速了人口转移。据统计,1949年,中国人口总数5.4亿,农村人口占比超过89%。到了2018年,全国人口数达到14亿,农村人口5.6亿,占比下降到了40%。按照人口比例变化,当年学校里占到80-90%的农村学生,现在比例应该下降到40%左右,但实际比例要比理论上低,这是因为农村家庭的整体能力和素质在下降。

近些年城市大发展,机会多,农村有理想的强少年、有能力的中青年通过学习、工作涌进城市,导致乡镇人口空心化、县城人才空心化,大量留守儿童缺乏精心教养,这样的生源素质必然大大降低。与乡镇萎缩相对的是城市完成了一波人才充血,城市生源随着人口规模壮大且素质大大升级。乡镇与城市人口和人才的此消彼长成为高等院校农村学生比例变化的一个重要外因。而随着人口继续流动,现在重点大学农村生源30%的比例很难维持,必然还会继续下降。

城乡环境差距大,小县城青少年成长环境局限。建国初期中国城乡差距很大,城市学生占有物质和视野上的优势,当下国门和互联网开放,城乡青年通过网络接收的信息拉平了,但现实里接触事物的差距却从国家级拉大到了世界级。城市的学生家长自身受教育程度高,也注重教育,他们为学区房奔波,在圈子里攀比子女学习成绩,为后代教育倾尽全家之力。一些家长常常带着孩子在国内外大城市、各种培训机构、社交场合、比赛竞赛、讲座展览中穿梭,这使得城市孩子有更强的求知欲和好胜心,更高的眼界和认知,掌握更便捷先进的方法,也更有自信,他们中的一部分眼光甚至已经跳过清北,直接投到国外去了。

而小城镇的父母们往往在做着重复的低端工作,对孩子的教育规划甚少,沉迷网络,一部分人还不得不出门打工,孩子不得不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这些孩子目之所及只有县镇,一伸手就能摸到天花板,无法形成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求知欲,因为缺乏感情皈依很多都迷恋网络游戏、视频动漫,对自己的未来比较迷茫。在这样的社会氛围差里,小县城的家长先于学生败下阵来,学生则“一败再败”,能超越城市学生的必然是少数。

从教育体系内部来看教育资源严重倾斜。建国初的三十年,中国搞了诸多教育改革运动,教育资源在数次革命中实现了极高程度的平均分配,留在农村的知识分子撑起了农村的教育体系。那时的城乡教育差距并没有那么大,农村是优秀学子和人才的主要蓄水池。但随着改革开放开启,工业崛起带来的人才供需关系转变使得教育越发显现市场化特性。

现在每年大批师范毕业生毕业却没有足够的公立院校岗位留给他们,城市教师招聘人才严重挤兑,好的学校招聘常常是优中择优,北上广深作为竞争最大的城市常常出现初中院校招博士的情况。而无法进入体制内就业的师范毕业生也大都走进了城市培训机构。学校配置的特性是优可择优,越是成绩突出的学校获得相关支持越多,配套设施越好,教师待遇越高,也就越吸引优秀教育人才,超强的师资则成为吸引有优质生源的招牌,优质生源再为学校创造好成绩,以此形成正循环,城市撅住了社会里最顶尖的那部分教育资源。

在城市师资不断自我强化的同时,乡镇的教育体系却正在反向发展。因为环境相对落后,教育人才很多不愿走进乡镇院校,近些年乡镇学校招聘的老师素质已经整体下降。老师差导致家长们情愿将孩子转到县城或城市就读,加速了学生外流。学生规模萎缩后学校枯竭,更难获得政府和社会的相关支持和配备,更难招聘到好的人才,学生就更少,以此恶性循环。乡镇的学校在衰败、教育质量在相对变差,乡镇学生的升学情况自然不会好看。

机遇倾斜。为了平衡生源结构,清北之类顶级高校为各地高中分配和预留了一定的保送名额,不少学校也招收加分或特长类学生,这些渠道促进了升学机遇的二次分配。然而面对一分之差万人之隔的高考,这些比普考直拔更容易的特殊通道势必被竞相争抢,每年都分配到大量名额、连年考出清北的超级中学成了一道最强筛网。中国各省都有超级中学,耳熟能详的如衡水中学、北京四中、人大附中、黄冈中学、成都七中、复旦附中……

这类学校成绩高得惊人,而且有机会与顶级学府直接对接,定期举办夏令营活动,在举荐学生方面占据很大主动,清北派发下来的保送名额几乎被他们垄断,留给普通学校的有时甚至不到5%。在小县城学生触摸不到的地方,超级高校与超级中学之间已经形成强强联合,直通通道确实以某种形式存在着。为了挤进超级中学,富裕家庭可以购买动辄千万的老破小学区房,花大价钱给孩子高强度补课,小城镇家庭却与此无缘,乡镇学子在这一层就被筛掉了一大部分。

按照国家自强计划,清华给各省预留了优先录取名额,2020年,28个省份268所中学推荐的317名农村学子中有197人进入清华,这些人在当年近20%的农村生源中这块占了很大一部分。北大的保送直通车开得也很猛,某年学校分配给某省的70个名额中,60个都是加分和保送的,只有10人完全凭成绩入学。特长生这一块,北大的艺术类专业已经多年没有乡村或贫困家庭子女,体育特长生里出身乡镇家庭的也只占5%。

按照教育部规定,少数民族,烈士子女,省三好,科学、奥数等竞赛获奖者有资格获得加分或保送,出身件无法改变,但获奖可以通过长期培训和不菲花销加持,这就又变相给优越家庭拓宽了腾挪空间,给寒门子弟平添了一道障碍。高考是公平的,但考场之外并不平衡,无论是横向的社会资源还是纵向的教育管理机制,都是上层家庭在主导和把控,小县城的学生想突破天然社会和家庭禁锢跟城市学生平起平坐越来越难,金字塔顶层的清北离他们也越来越远。

教育极化定律的立与破中国的教育困境不是特例,也不是突然出现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教育在中外都一直呈现极化特性,直到工业发展,生产力大幅度提高才开始全民普及。中国的教育平等是伴随新中国的改革开始的,推翻了延续几千年的传统,经历了多种尝试和复杂微调,有过破也有过立,现在又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破了会怎样?立了又怎样?翻开中国教育转变史就有答案。

科举制到洋学堂中国科举制摒弃了血统、财产论,以才、德为标准,允许中下层通过学习和考试进入上层管理国家,不仅增加了人才的竖向流动性,也创造了辉煌的政治历史和政治智慧。科举制被认定为世界上最早、最先进科学、最公平的选才任能制度,但细究会发现,这种模式其实也存在圈层规律。以明清时期为例,这两个朝代的政治家和名人主要出自三百个大家族,要么与名门望族有姻亲,要么与达官显贵有师门、互荐关系,圈子其实很小,教育是非常极化的。

贫寒阶级为什么很少挤进这个圈子,普遍的一种理解是因为读书费钱。古代科考需要花费数年甚至数十年,私塾和赶考的花销不菲,这些足以卡掉一大批人,所以当时朝堂虽有出身贫巷陋室的清流,但主要还是以权贵为主。到了清末民初,受到国外文化影响,中国开始出现洋学堂。但这些学堂比传统的私塾、书院花费更多,动荡中平民能出得起学费的更少了,念书的还是权贵阶级。

阶级教育到全民教育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变了历史,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纲领要求打破旧有的阶级化教育体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启了教育机会均等时代,扫盲运动、基础教育迅速在底层展开,广大工农群体成为最大受益者。当时政府出了很多政策,比如富农,商业子女分数线比工农子女高,重点专业只招收工农和革命干部子女,也包括现在的烈士子女、少数民族、退伍军人优待,一系列政策导致一些学校里80%以上的学生都是工农家庭出身。

当时的教育整体呈现一种偏移阶级化的特性——曾经机会多的资产阶级成了压制对象,曾经没有机会的无产阶级成了主导。但由于教育资源有限,底层民众仍有很大一部分受教育程度极低。1977年恢复高考后,中央倡导深化、泛化教育公平。第二年改革开放开启,对资产阶级的限制慢慢放开,之前的很多偏移政策都取消了,工农商政子女在教育上的机会大体实现了均等。

极化苗头再现,历史是否会重演随后40年间,中国逐步推行了基础教育普及、高中扩招、大学扩招、职校扩招,现在已经基本实现了全民教育和教育公平。但这并不是终点,随着社会阶级分层重现,资源逐渐向上流动,城乡学子在高等教育中的比例失调加剧,教育极化的苗头再次出现。这是中国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城市规模和中上层群体不断壮大,乡村长期被遗落,城乡差距拉大的副作用之一。如果不能协调城乡差距和资源分配,情况还会恶化下去。

中国会重演历史吗?整体看不会。封建时期的教育极化是非常极端的,上层权贵垄断资源和权力,底层几乎接受不到教育,中层体量微乎其微,在社会里形成了一个极小范围的闭环。但现在的教育体系是全开放的,资源广泛分布,规则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无法为任何群体垄断,即便体系上层也需要奋进才能留在圈子里。

随着新老人口不断更替,中层受教育群体会越来越大,教育匮乏的底层逐渐消减甚至消失,整个社会形成一种有别于从前的橄榄形结构,然后转向极其稳定的n形结构,教育情况整体乐观。但当下教育资源和成果向上流动的趋势存在着顶部极化的风险。一旦这种极化形成,结构稳定就会变成结构僵死,影响十几亿人的未来。这也是人们格外关注连续风向标——清北寒门子弟录取比例的原因。

寒门教育困境可能带来的后果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想要有发展推进力就要有人才的上下流动,一旦小城镇学子的上升之路被堵死、寒门教育锁定,这种固化就会传导到整个社会,与社会结构和发展碰撞,渐渐演变成一场隐性灾难,酿成人们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社会阶层固化,社会失去发展动力。教育是社会的输血环节,学校怎样输出社会就怎样接收。一旦寒门子弟不能再通过教育突破阶层,顶层被少部分人占据,社会阶层就会固化,失去竖向流动性,随之而来的就是向下剥削势头加剧,向上突破动力减弱,科技陷入停滞,整个社会失去发展动力,动荡渐渐爆发,美英法等老牌帝国都已经掉进这个陷阱。

以当前的技术发展程度,人类社会会很快进入生产过剩时代,面临着如何解决过剩人力的难题。如果阶层固化,科技树不能向上突破,庞大群体失去就业,社会动荡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很难想象。青年失去希望,社会走向极端。当努力不能打破现状,挣扎依旧垫底,人就会失去奋斗欲望。现在国内高起的房价和难以打破的阶级壁垒已经让年轻人开始逃离婚姻、生育和奋斗,如果教育这条唯一的公平通道也被堵死,青年就可能走向两个极端——彻底躺平或者激烈反抗。

日本和韩国恰好是两个方向的前车之鉴,现在两国青年不仅自杀率极高、生育率极低,还出现大量御宅族、邪教信徒、激进男权女权动保成员,一边社会一潭死水,民族未来堪忧,一边激进事件频发,仇恨情结严重,动辄街头政治。寒门可以没有贵子,但不能没有希望。如果清华北大再无县城学子,失去的将不只是底层突破奇迹,更是千千万万的民心。无数希望破灭的青年、无数满心愤懑的家庭、无数为这个富足时代奉献过却被屏蔽在分享大门之外的平凡人都将道德凌迟这两所学校、挤进学校里的人和允许他们僭越社会底线的团体,拷问执政者中国还是不是中国。

中央为扭转局势做了哪些中国领导层深谙教育问题的影响和隐患,早已开始着手调节。在教育方面,政府去年推出了自强计划,直接调整清北等高校的生源结构,今年又大推教育改革,大规模取缔培训机构,试行分区入学、在校托管,推进教师流动教学机制。这些政策有利于压制富裕家庭依仗财富、人脉抢占教育资源,过度利用课余时间,拉大子女与同龄人差距的势头,促进学生教育时长和师资的均等分配,专治教育极化。

在社会方面,教育极化分层的根本原因在社会发展不均衡、财富分配不合理,今年”共同富裕”被列为国家主要发展目标,轰轰烈烈的”城市化”口号被”新农村建设”取代,税务改革正在酝酿中,互联网农业红火推广,青年回乡创业的事迹多了起来……这些政策旨在推进乡村和底层发展步伐,缩小城乡差距,让人才回流反哺乡村,促进财富和资源的流动和再分配。一旦政策见效,当年知识分子下乡的浪潮会以另一种方式重演,城乡、贫富教育落差自然会得到缓解。

中国现在教育问题严峻,但药方并未缺席,效果值得期待。这么多年我们走过无数弯路、错路,但每一次都能自我纠正,走回正途,这一次我们会继续在摸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找到方法。清北不会成为任何阶层的专属,教育会回归它的本位,城与乡会在某个点相交,人终会从狂热中醒来。

二本考研可以考清华北大吗(二本考研可以考清华北大吗女生)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