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学初试在哪里(人民大学需要预约吗)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人民大学初试在哪里,以及人民大学需要预约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一、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考研参考书目有哪些包括初试和复试。

这是法学家成功人大法学考研团队提供的书目,希望对你有用,祝你考研胜利!

朱景文主编、张志铭、朱力宇、范愉副主编、2012年1月第二版、49元、430页、C规格、书号:9787300150277

王利明主编、2010年第5版、58元、601页、C规格、书号:9787300124148

王作富主编、黄京平副主编、2011年第五版、59元、568页、C规格、书号:9787300142197

(1)民事诉讼法:江伟主编、肖建国副主编、2011年6月1号第五版、49.8元、478页、C规格、书号:9787300137858

(2)刑事诉讼法:陈卫东主编、2008年第二版、48元、472页、A规格、书号:9787300099484

许崇德主编、胡锦光副主编、2009年第四版、309页、B规格、28元、书号:9787300107509

曾宪义主编、郑定、赵晓耕副主编、2009年第三版、35元、307页、B规格、书号:9787300108292

(1)国际法:程晓霞、余民才主编、2011年第四版、35元、256页、C规格、书号:9787300135434

(2)国际私法:章尚锦、徐青霞主编、许军珂副主编、2011年3月01日第四版、49.8元、459页,C规格、书号:9787300134086

(3)国际经济法:郭寿康、赵秀文主编、2009年第三版、39.8元、458页、B规格、书号:9787300108582

刘春田主编、2009年第四版、42元、446页、B规格、书号:9787300110233

潘静成、刘文华主编、2008年第三版、45元、477页、B规格、书号:9787300091785

10、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参考书目:

周珂主编、孙佑海、王灿发、贾其海副主编、2010年第二版、39.8元、419页、B规格、书号:9787300113760

1、人大法学考研同一科目需要看几本教材吗?

答:可以看,但能不能记住,对拿分有没有帮助,这就需要看个人情况了。通常情况下,人大法学考研的特点(基础性),结合学习的规律(打基础、消化基础理论首先应少而精且经典)以及一般人的潜能(很难记忆住两本书)决定了只看一本足够,在这短时间内,能吃透一本书已经是强人了。同时只要吃透一本书,有了强劲的基础,别的教材都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与扩展,你在拥有该经典教材理论基础的前提下,足以提出自己观点,解决法律问题。

2、人大法学考研的宪法学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参考教材到底如何选用?

答:宪法学教材应选用人大出版社出版,许崇德主编的21世纪系列教材中的《宪法学》教材,而不是法律出版社的《中国宪法》教材。人大法学考研初试是以前者为试题命制这是很明显的客观事实。比如2011年的名词解释“社会权”,2012的简答题“简述公民受教育权利和义务基本关系”在前者中有系统讲述,而在后者则完全没有涉及。对于到底应该选用哪本教材因为有各种利益纠葛在里边,导致了有人采取征文冒充考生经验或是收买考生的方式不客观和不负责对参考书目进行误导推荐和宣传,更有甚者是有人冒充考生通过发布经验帖的方式为了推销自己的笔记和整理的资料而违心的进行书目的错误推荐。对此,大家把2010年、2011年和2012年近三年的真题去教材中比对下及知是非对错,彻底击溃不负责的言论、信息和宣传对大家的误导,大家也切勿因为懒惰等各种借口而放弃比对,放弃对事实的考证,务必亲自去认真分析和比对,以便彻底避免误导!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科目有两本教材一本是周珂独著的《环境法》教材,另一本则是周珂主编、孙佑海、王灿发、贾其海副主编,合编的名称叫《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教材。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材应选用后者:周珂主编、孙佑海、王灿发、贾其海副主编、2010年第二版、39.8元、419页、B规格、书号:9787300113760。

首先,从考试的角度来讲,近几年来的真题,特别是2010年改革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纳入初试中后的真题皆可从后者中能找到出处,而在前者中则有没有涉及的考点,比如今年2012年的“林权”名词解释,2011年的“自然资源保护法”名词解释等等;其次,后者这版书内容全面且充实些;再次,这版书新,里边有最新的环境法学理论知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很明显的是试题命制是以其为参照的!所以教材一定要按我们的推荐去购买,别被误导了!

二、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考研资料哪里有

你好,这种资料齐全一点的是比较难找,不过我知道,要去那些老网站,攻关学习网就不错,我之前就在那里学的,老网站,资料齐全,真题,视频,题库我都有用,一个网站就能搞定,不错的,推荐你去!

问题拓展方面发篇文章给你参考:

人民大学作为教育部批准的34所自行确定本校复试分数线的高校之一,是以人文社科类专业见长的名校,公共管理大类更是其王牌专业,人民大学招收管理类考生的专业如上图所示,管理类专业考试科目中包括政治、外语、620学科基础和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专业课考试自主命题每个高校都有其独特的出题特色和考察重点,出题特色大多围绕老师的研究方向学术特点等。所以考生初试成绩中公共课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大部分考生的专业课分数都集中在80-90分之间。想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每门专业课要达到110分。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建议备考的考生可以联系育明教育来获取一些考试信息和经验。

复试内容及办法:专业综合课笔试(满分100分)、外语笔试(50分);听力和口语水平测试(满分50分,其中听力20分,口语30分)、专业与综合素质面试(满分150分)。复试总分为三门成绩的总和(满分350分)。

1、专业课综合笔试、外语笔试(应试语种)

笔试内容:考核考生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概念以及应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当前专业领域内的难点、热点问题。

笔试办法:采取闭卷考试形式。专业课考试时间为2小时,满分100分,60分为及格。外语笔试时间1小时,满分50分,30分为及格。

2、专业与综合素质面试(含外语听力和口语水平测试)

由不少于五名以上的导师组成复试专家小组,准备多套题目。满分150分,90分为及格。

测试内容:本专业的基本理论以及实际应用能力。专业与综合素质面试以及外语听力与口语一起进行。原则上是为了更全面了解考生情况,包括考察其综合分析表达能力、了解其对专业课以外的其他知识技能的掌握,考察其科研能力和水平,还包括对考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考察,对特长、兴趣爱好的了解和其他情况的了解等。

外语听力和口语水平测试内容:外语听力、口头表达和运用能力,专业外语的掌握水平。满分50分,30分为及格

二、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考研参考书

《管理学基础》方振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管理学》(第七或第九版)罗宾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公共管理学》张成福、党秀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主)

《公共管理学概论》朱立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版

《公共政策导论(第三版)》谢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主)

《公共政策概论》谢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公共政策分析概论》谢明(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版

育明教育名师解析:人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参考书目算是比较清晰的,考题也基本出自这些参考书。人大本身不推荐参考书,我们给同学们推荐的参考书,都是人大老师出版的,本科专业使用的课本,也是导师出题的主要依据,历年的考生也都是用的这些书。

管理学部分主要看方振邦《管理学基础》这本书,方老师是人大的教授,学校也是以这本书作为教材,所以说是必看的参考书,书中介绍了管理学基础理论,在吸收国内外优秀理论成果和最新学术观点的基础上,以管理的四项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为主要框架,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管理学的基本概念以及管理理论发展与演变的脉络,阐释了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管理学一般原理以及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对于考研的同学建议考生要抓住重点,提高应试的技巧。比如对一些常考的考点“明茨伯格管理者的角色”“管理决策”“组织变革”等一定要熟练掌握。

罗宾斯的《管理学》这是一本外文参考书,同样也是管理学的经典著作,但是在翻译过程中难免有些语言比较晦涩难懂,不如方振邦的管理学基础易懂,两本书的内容比较接近,有一小部分的内容是不同的,书后的练习题、案例题是非常经典的也是非常容易考到的,一定要重视,建议可以结合《学习指导》辅助学习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只看宏观部分就可以了,宏观还是比较容易的,高鸿业的书可以说是经济学的宝典级教材,很多学校都是用的这本教材。复习结合着课后题来看这本书,课后题一定要好好的做一做。对于以前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同学,或者对这本书没有什么灵感的考生,经济学还是有难度的,做计算题思路和答题的形式很重要,也很难自学。

公共管理部分以张成福的《公共管理学》为主,有余力再看朱立言的书。《公共管理学》分为基础理论篇、管理职能篇、前沿理论篇三个部分,这本书属于该专业较晦涩的一本书,大家普遍反映内容拗口,还有就是摸不到重点,这些都是初次考研必经的经历。当初考研初次翻看这本书,也是比较头大,但是这本书理论比较前沿,也是很值得一看的书,感兴趣的话先整体的看两三遍,然后再精读,当然要是考研应试的话,时间比较紧要抓住重点复习,参考总结好的笔记和知识点总结还是比较简单的。

公共政策谢明老师的书推荐了三本,以《公共政策导论》,《公共政策概论》为主,看最新版的,《公共政策导论》有些章节的篇幅增加了,还有一些章节的内容压缩了,其中作了较大修改的主要还是一些案例和专栏,去旧增新,以保持与时俱进,体现公共政策实践性的特征。至于增了什么减了什么自己去对比很费时间,建议考研的同学们不要太过于较真,找个有经验的老师问问,也给其他科目的备考流出是时间。

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初步将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对应到答题中,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建议大家可以在专业课老师的指导下来高效率、高质量完成这项工作,为整个备考的成功构建基础。

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使用相关的参考书笔记、导师课件讲义、各专题总结。读哪一些资料有用、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专业是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点。

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专业从公共管理学的视角研究公共政策与公共财政问题。学科基础为政治学、经济学、和管理学。本专业拥有一批在公共政策和公共财政领域有深厚学术底蕴、丰富研究经历和活跃在学术第一线的教师和研究人员,致力于从国家和地方公共政策的制订、运行和评估、财政税收、公共资源分配、公共服务提供、社会安全、廉政建设、等方面研究国家管理、社会发展和制度改革等问题。专业培养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方法支持思辨、理念与实证结合、价值与工具并重。培养目标是为公共组织培养高层次、高素质、高技能的既懂得公共政策又有经济头脑和财税管理能力的公共与非盈利部门的领导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财税管理人才。

本专业的教师的研究内容包括:公共政策制度体系、决策过程、实施方法、政策分析与评估、宏观经济、财税体系的理论、实践、改革、运行及其在公共政策、公共服务提供和国家管理中的功能。本专业依据师资力量设两大方向:公共政策与公共财政。公共政策方向注重政策体系的研究,公共财政方向注重财政体系的研究。两大方向的共同基础课为政治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基础、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主文献研究和方法论。专业课鼓励学生交叉学习,成为懂政策的财税专家或者是懂财税的公共政策专家。

毕业生主要去向为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从事的工作为政府和非盈利组织管理、政策研究、财税工作、经济分析、金融业务、教学科研等。

本专业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有广泛的国际学术联系。与美国密歇根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罗格斯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堪萨斯大学、瑞士高级公共管理学院、日本明治大学、明治学院大学、富山大学、加拿大萨斯卡彻温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约克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和学术合作关系。

本学科点目前有教授7人,副教授6人,讲师2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大多数教师有出国留学和讲学的经历。

三、中国人民大学诉讼法学考研经验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诉讼法学考研经验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诉讼法学考研经验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诉讼法学考研经验分享

本科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一战二战报考方向均为民商法学,一战期间同时准备法考和考研,通过法考然考研未进复试,二战初试总分394分,政治76分,英语72分,理论法120分,应用法126分。

一个固定的备考环境对于学习效果而言是比较重要的,熟悉的环境可以让你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于笔者个人而言,三月至八月期间,在家学习效果不佳;八月底返校后的一段时间内,受疫情影响,校内可供自习的场所非常紧张,每日奔波于各个教学楼之间,有时候找到座位也并不能立刻进入学习状态,就这么浪费一上午的时间。后来固定在临建学习,不但能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而且还可以和周围备考的同学讨论交流。

在民商法学方向进入复试的23位同学中,20位同学的政治在70分以上,19位同学的英语在70分以上,对于专业课,共有16位同学的理论法和应用法总成绩在230分以上。由此可以得出,如果想要进入人大民商法方向的复试,公共课每科至少应该达到70分,专业课每科至少应该达到115分,而最终被录取的同学的专业课成绩总分多在240分附近。考取北京地区的学校,公共课每科达到70分并非易事,在人大的阅卷标准下,专业课120分以上已然算是高分。这意味着,如果任何一科失利,通过其他科目弥补或者拉高整体分数非常困难,所以每一科都不能懈怠。再说专业课,理论法三门固定,分别为:法理学、宪法、法律史(各50分);专业课从七门中任选三门(七门专业课分别为民法、刑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环境法、国际法),每门专业课也同样为50分。由此可见,人大法学学硕相比于其他学校比较特殊的一点是,即使报考民商法方向,民法在初试中所占分数与其他五门一样,同为50分。无论你的民法学得有多好,分数再高不会超过50分,无论其他任何一门学得有多懈怠,这门分数再低不会低于50分,所以需要妥善给各科分配时间。总之,在初试备考的过程中,一应注意公共课的时间分配,宜早不宜过少;二应合理分配六门专业课的时间,不宜给予某一科过多时间,也不宜轻易放弃任何一科。

无论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都一定要重视真题。真题可以反映试卷难度、考察倾向,并且可以训练一定的答题思路。一战时,笔者本人只是在十二月份将真题作为检索自己是否掌握相关知识的工具,其实是没能发挥好真题的效用的。第二年,通过纵向对比历年真题,不但可以掌握高频考点,而且可以形成自己考场上拿到题目时的分析路径,也即通过真题训练自己的解题思路。人大法学学硕所考察的并不是背诵能力的高低,题目作答也并非机械化地默写,虽然考察的是教材中的知识点,但答案并不能在课本上直接找到。在题目和作答之间应具备一个“加工”的过程,首先需要分析出题目的题眼,其次构思出一个答题框架,其次通过检索脑海中的知识继续完善丰满该框架,而鉴于考场上时间的有限性,分析题眼和构思框架的过程需要平时利用真题进行训练。否则会难免成为考场上洋洋洒洒全写满,但出分后结果差强人意的考生。

考研其实是一场信息战,搜集信息的程度决定了备考的方向,备考的方向又决定了你最后是否能上岸。反思一战未能上岸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前期信息搜集不足,走了很多弯路,做了很多无用功。如果有渠道,可以联系往年上岸的师兄师姐进行咨询,也可以在网上多看经验帖搜集有用信息,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果没有渠道,或者觉得以上渠道难以获得有用的信息,也可以报名辅导机构。辅导机构可以极大程度上减少前期在搜集信息上花费的时间,排除无关内容,提供准确而专业的参考信息。笔者本人是在听了知行法学的公开课后就报了名,机构在前期理解知识,以及后续答疑,并且随时根据进度来制定学习计划等方面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笔者的英语只有72分,是个比较一般的分数,因此只能基于个人情况给予一定的建议,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进行相应的调整。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前提,是阅读的基础,没有词汇的积累不但无法理解文章大意,而且很难实现实质意义上阅读水平的提升。笔者大概从三月份就开始每天背诵300个左右的英语单词,根据个人习惯可以选择纸质单词书,每天大概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集中背单词。在将单词大概背过一遍后,可以利用食堂排队、睡前等碎片化时间,多轮重复背诵。在背诵单词的过程中并不需要准确默写背诵,只需眼熟并掌握大意即可。

在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后,可以开始阅读的训练。如果时间充裕,真题至少要做两遍。第一遍的目的是理解文章大意,感受题目难易程度,并且掌握文章以及选项中的生词。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个人的方法是将唐迟的阅读课与真题结合训练,

不太建议先听课再做题,只有自己做过一遍后,再听课程,将自己的做题思路与老师的相对比,才能对这里所使用的技巧和自己产生的错误,产生更深入的理解和更深刻的记忆。第二遍的目的是理清选项逻辑,不但要明白为什么选择该选项,还应该明白为什么不选其他选项,干扰项错在哪里。有些同学可能在做过一遍后已经记住了选项,认为真题没有反复做的必要,但其实对于一部分已经选对的题目而言,即使选中了正确选项,在选的时候也或多或少有赌或猜的成分。因此,在这个阶段应把对选项不确定性、猜测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将做完题目后的剩余时间都给没找到准确依据和自己没有把握的题目,降低交卷前临时改错的可能,而且对于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找出正确选项和干扰选项的出题逻辑。

语法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直接看唐静的翻译课,基础一般的同学可以先从长难句开始。笔者是在做完一遍真题后,再看唐静的真题翻译课;之后每日会在唐静老师跟练,唐静老师每日都会选择往年阅读真题文本的句子发在微博上,供同学们练习。

一战在十二月才开始准备作文,二战在开始做真题时,会在订正客观题答案时将黄皮书的范文大概看一下,标注出写的比较好的作文和句式。非常推荐张剑黄皮书答案解析所给的写作范文,词汇和表达会略高于市面上一些常见的考研作文参考书。二战真正开始准备作文是在十一月左右,一开始只是在背不进去专业课的时候,抄写黄皮书解析写作范文、王江涛高分写作中的部分句子,一是熟悉核心词汇和固定表达,二是规范书写,在保持美观的同时提升书写速度。

十一月底之前,已经可以形成自己的在全篇开头、第二段开头以及结尾处的固定表达和模版。十二月的时候市面上会有一些老师或者押题,对于小作文来说非常关键,根据近年真题以及押题大致可以预测出今年的小作文体裁。对于大作文,一些考研账号会汇各位老师的预测,可以将各个老师出的预测题中重合度很高的话题,如:环保、文化、疫情等各自准备一个模版,在下午考前再熟悉熟悉即可。

笔者本人的政治选择题对了徐涛老师的答案后估了41分,最后总成绩为76分。有一句话叫做“政治,得选择者得天下”,在绝大部分考生主观题都只背诵肖四肖八的情况下,政治选择题的分数基本决定了最后的总成绩是在70分以上还是以下。本人是从八月份开始准备政治的,在白天看完专业课,晚上注意力没那么集中的时候,一边看徐涛强化班的课程,

第一遍1000题是在纸质书上做的,第二遍开始每天保持选择题的手感,一直刷到了考前最后一天。相比于纸质书,不但每天可以利用起碎片化的时间保持题感,而且可以节约做题时间。有很多博主分享资源,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搜索。等到肖四肖八出来的时候,第一遍在纸质书上做,之后又刷了两遍。在进入十一月后,无论是几战时间都是不够用的,而且大部分还要留给专业课,在没有太多时间留给公共课的情况下,除了背诵主观题外,是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单独留给客观题的,而前期无论是看视频课,还是刷1000题,留下的记忆已经很模糊了,此时只能通过碎片化的时间,将一些零碎的选择题知识点利用重复,加深记忆并且保持题感。

进入十一月后,在每天往返自习室的路上,听一些带背课程磨耳朵,等到十二月肖四出来后背诵主观题解析。虽然师兄师姐会说:“只背肖四就够了”,但这一般指肖四的材料所涵盖的范围已经够了,但是肖四的参考答案并不完整,可以找一些机构或者公众号整理的分析题来补充背诵,如果感觉背诵比较吃力,可以看一些的带背或者口诀视频(如空卡空卡空空卡)。考前一定要看一下肖秀荣老师的考前预测,不一定要看视频,微博有很多博主会分享整理后的笔记。至于答题技巧,只需要注意分点作答和书写整齐即可,分点做答每一点无需过多延伸,一般保持在两三行即可。

在开篇已经提到,在今年进入民商法学方向复试的23位同学中,共有16位同学的理论法和应用法总成绩在230分以上,在法学院370分总分的院线要求下,专业课无疑占据了考研初试相当大一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相比一战专业课只考了二百多分,二战专业课有了显著的提高,其中理论法为120分,应用法为126分。于是,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讲自己的备考经验,供各位考生参考。

笔者本人所用的材料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教材,二是法条,三是辅导资料;其中,教材是基础,法条是补充,辅导资料是辅助。1.教材是基础。虽然人大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明确指出不提供参考书目,但历年考生一般都使用由人大法学院编写、人大出版社出版的“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因封面为蓝色俗称“蓝皮书”。一般准备专业课时首先应从阅读教材开始,阅读教材的第一步则是阅读目录,目录能体现一本书甚至是一门学科的体系和逻辑,尤其是法理学、法律史等科目,通过通读目录掌握全书编排逻辑,后续再对该逻辑体系进行一定的加工,可以作为专业课论述题的答题框架,而这一步往往是各位考生容易忽略的。犹记得知行法学的师兄在第一次授课时就是从法理学教材的目录及编排顺序入手,讲述了“法之上”、“法之内”和“法之外”三部分及之间的逻辑,让笔者第一次感受到了法理学的魅力以及生命。在阅读教材时,不妨准备一些草稿纸,抄写大小标题以梳理逻辑和框架。2.法条是补充。人大法学院的一贯秉持法教义学和规范法学的学术研究风格,不空谈立法论,重视法条的实际效用以及对法条的解释。因此,对于宪法、民法、刑法等有成文法的科目而言,法条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序言最后一段、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33条至第51条,《民法典》总则编第六章第三节(尤其是第153条)、区分原则215条、

合同总则起债总作用的依据468条以及合同法定解除第563条等法条,如涉及时写明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3.资料是辅助。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不同,不同学校自命题的考察倾向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没有时间自己整理笔记的同学可以购买专供人大法学考研的出的资料。笔者一战时买了市面上比较有名的两家人大法学学硕的资料,没有太大差距,本质上都只是对教材的整理。二战只用了知行法学的辅导资料,在梳理教材的基础上,不但补充了人大老师的发表论文及相应解读,而且将不同版本的经典教材体系之间融会贯通,还传授了一定的答题方法和思路,个人感觉比较实用。

专业课的准备主要分两个部分,一是理解,二是背诵,理解是背诵的基础,前者主要通过阅读教材搭建理论框架;后者则是根据笔记、辅导资料等反复背诵。背诵方法在本章第四部分专门论述,这部分主要讲专业课阅读教材理解过程中的学习方法。“理解”是一个由繁至简把书读薄的过程,首先需要事无巨细地阅读整本教材,此阶段并不需要完全理解,但起码应该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教材的篇章结构和编排逻辑,可以边阅读边在草稿纸或者思维导图软件抄写标题整理知识体系。以法理学为例,全书共三十章,除了最后考察概率较小的三章外,可分为法哲学(法之上)、法社会学(法之外)、法实证论(法之内)三部分。在“理解”时期,应达到合上书本后能将这三部分的分类依据、具体对应章节背诵出来的程度,并大概了解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在掌握全书框架及逻辑后,可以将往年真题在教材上进行标注,了解重点章节,在背诵阶段对于教材这些重点章节还需要反复阅读感悟。宪法和法律史同理,宪法体系结构可初步分为“宪法学总论”

、“基本制度论”、“基本权利”和“国家机构”四部分;而法律史在横向了解各朝各代内法律思想、主要法典、具体法律制度等内容后,应再从纵向梳理一些具体制度和法典的流变,如法律儒家化、具律至名例律的演变、明清会审的发展等。除此之外,应注意法理学和宪法之间的联系,法实证论章节和宪法总论的部分内容有所重合,二者比较学习可以节省背诵时间。理论法学三门并非只需背诵的科目,理论法学的理解甚至重于背诵,掌握框架对于背诵大有裨益,而如果不理解就开始背诵往往会出现背不下,或者背了也难以用来分析题目并作答的情况。对于一些来不及整理自己知识框架的同学可以考虑报名靠谱机构,从我个人备考的感受来说,无论是法理学“法之上”、“法之外”、“法之内”三部分,还是宪法蓝皮书和黄皮书之间的融会贯通,以及法律史历朝历代法律制度思想的纵向流变,报一个负责的机构可以事半功倍,在短短不到一年的备考时间里,仅凭个人的努力是很难达到这个程度的,而机构可能只需半个小时的课程就能帮你掌握一门学科的框架和逻辑(以上仅仅为个人感受,各位考生应结合家庭情况进行考虑)。

应用法学是七选三,考生需从民法(初试一般不涉及商法)、刑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环境法、国际法(包括国际私法、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和诉讼法(包括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中任意选择3门进行作答,每门都为50分,共150分。笔者本人选择了民法、刑法和知识产权法,同时准备法考的同学选择民法刑法的性价比会比较高,很多机构都发过相关推送,考生可自行搜索并根据自己的本科学习情况进行选择。

应用法学和理论法学一样,同样分为理解和背诵两部分,理解阶段应掌握教材的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但与理论法学不同的是,应用法学更重视如监护、效力待定、法定解除等具体内容的理解。民法体系清晰,主要分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侵权责任编等,结合民法典规定及九民纪要反复阅读蓝皮书即可。对于刑法而言,人大蓝皮书采四阶层体系,但笔者个人备考和答题都只采用了“客观不法-主观有责”的二阶层体系,最后分数也不低,因此无须纠结采用何种体系,只要分析题目时顺手即可。知产推荐阅读李琛老师的《知识产权法关键词》

一书,相比于将知识产权分为不正常竞争、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的编排逻辑,从“总论、对象、归属、内容、取得与消灭、行使、限制、救济”的逻辑进行梳理,可以提供不一样的学习视角和体系。

背诵的基础是理解,未经理解而死记硬背不会产生有效的输入,更不用说实际的输出。笔者从初中沿用至今的背诵方法是在背诵时将自己定位为讲授者,也就是如何要把这个知识点给别人讲明白。首先,运用这个方法可以检验你是否理解该知识点;其次,在“讲授”的过程中无论有意无意会主动寻找类似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比较相关概念,寻找逻辑思路,并且会回忆或者设想一些符合该知识点的具体案例,不但会将知识点记得更牢,而且还可以在无形之间锻炼表达能力。工具方面,可以利用语音消息功能,也可以直接使用手机的录音功能来记录回顾。此阶段是一个把书背厚的过程,不要只是机械地背诵,而需要将平时的知识储备在背诵时不断填充进前期形成的知识框架内,不断进行补充更新。

(五)答题技巧&遇到不会的题目怎么办

在和一些成功上岸的同学交流的过程中,甚至是考人大其他人文社科专业的同学交流中发现,大家都有遇见不熟悉的题目的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拿不到分数,通过一些技巧甚至可以拿到一个不低的分数。这个技巧建立在有一定的知识体系和框架的基础之上,在此引用近代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先生在历史学研究方面的一句话:“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这个方法同样可以运用在专业课的答题过程中。“上穷碧落下黄泉”需要知识定位能力,也就是说,读完题后应大概知道所考察的内容在教材的具体位置。“上穷碧落”指的是寻找该题眼的上位概念,“下黄泉”指的是寻找其下位概念,或者对该知识点分情况作答。举例说明,如案例中涉及经批准生效的合同,其上位概念为合同的效力,再往上追溯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首先,应判断合同是否成立,是否具备当事人和意思表示等,还会涉及要约承诺等内容;其次,判断其效力,先定位到民法典总则编第六章第三节根据第143条所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生效要件判断是否有相应行为能力、是否意思表示真实且自由,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是否违背公序良俗;又由于经批准生效是一种特别生效要件,于是继续定位到合同编第三章“合同的效力”,再结合第502条的规定分点论述后判断出合同的效力,是合同完全有效或者无效,还是合同尚未完全生效但其中报批义务条款独立生效;最后,在对该合同的效力做出判断后,如有必要,还需要就合同的履行、权利义务的终止甚至是违约责任等知识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作答。只有这样,才算是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分析路径,而不仅仅是机械地默写什么是经批准生效的合同,后者虽然答出了题目的核心考点但是并不完整,最后的得分也不会高。人大历年几乎没有出过偏难怪的题,考察的都是重点热点,最重要的区分点就在于是否有体系思维,以及如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同学觉得题目不难,几乎都能写上,但是最后的成绩却不如人意的原因,也是笔者在第一年出分后与多位上岸同学交流过程中得出的最重要经验教训。而“动手动脚找东西”则可以理解为,在寻找平行概念的同时,寻找可以丰富知识定位体系框架的一切论据和素材,可以列明法条,也可以简述经典案例,还可以列举一些学术观点之间的争鸣,甚至是立法背景和名人名言,而这些都需要在备考过程中进行不断储备。以法律史考点“亲亲得相首匿”为例,首先将其定位于汉代,其上位概念为汉代的刑罚适用原则,而汉代的刑罚适用原则又体现了汉代的法律指导思想;其次,叙述亲亲得相首匿的具体内容,并结合“春秋决狱”简要作答;再次,其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论语》里就有记载“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在汉朝将其法律化通过“春秋决狱”的方式进一步发展,

经过历朝历代的补充和完善,在有唐一代已趋完整,是法律儒家化的具体体现,可以再简要提及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竹简,其中记载有“子告父母,臣妾告主,非公室告,勿听”的竹简也是这一思想和原则的体现;最后,可以对该制度进行简单评价,如:一定程度上弘扬了社会良好风气,但本质上仍是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手段,危害统治的谋反、谋大逆等犯罪并不适用“亲亲得相首匿”。以上仅是笔者本人的分析思路,而不是唯一思路,重要的是理解何为体系思维并如何运用体系思维形成自己的框架。通过该方法可以在作答过程中检索是否有遗漏,或者是在无法回忆起直接答案时,把你当时能想到的相关的知识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后作答,通过此法可获得一定的分数,每道题都有二三十分,千万不要直接放弃。

有时候觉得,考名校、读名校就是一个不断祛魅的过程,人生并不会如你预想一般,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周围的人也并非无所不能。但在跨过这个坎之后,你会更有面对困难的信心与勇气。很多人以为自己在接受“高等教育”,但其实只是在被动接收一定的知识,如果只是接收这些理论化专业性的信息,你最终获得的只会是一种工具亦或武器,但接受教育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关乎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以及选择如何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物。或许有些类似武侠小说里的“性命双修”,在用理论知识不断武装自己的同时,希望也不要忘记在学习法律的过程中,因身为法律人而自豪时所产生的那份感动。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人民大学初试在哪里和人民大学需要预约吗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赞 (0)